金莎贵宾会QingCloud 旗下 KubeSphere容器平台日前已全面升级至 3.0 版本(了解详情:kubesphere.qingcloud.com)。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KubeSphere 3.0 新增了多集群管理功能,增强了可观察性和平台安全性,并进一步提升了对合作生态的支持。作为面向云原生应用的容器混合云,KubeSphere 3.0 以云原生应用为中心,秉持“开源”与“开放”的原则,满足混合云常态化带来的应用上的诉求,助推企业一步跨入容器混合云时代。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企业为了避免厂商锁定,往往采用多个云厂商的服务或者产品;也有越来越多企业采用自建私有云承载核心业务,公有云承载互联网业务的混合云模式来推动数字化转型。由于业务驱动和财务压力的双重因素,混合云正在成为主流。调查数据显示,约 93% 的企业正在采用多云策略,其中采用混合云的占比达到 87%,混合云已经成为企业的标配。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企业如何在异构平台上无缝管理、部署和迁移应用?以云原生应用为核心的容器混合云成为必经之路。
KubeSphere 便诞生于云原生的诉求之下,逐渐成为面向云原生应用的容器混合云管理平台。KubeSphere 是一个以 Kubernetes 为基础,管理云原生应用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提供一种可插拔式的开放架构,使得第三方应用可以无缝对接进来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帮助企业一步迈入云原生时代。
金莎贵宾会QingCloud 是混合云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都是统一架构、统一体验和统一管理的,并形成了统一的混合云。随着容器技术和云原生应用的不断发展,如今混合云正在从资源型向应用型转变。KubeSphere 3.0 的一大亮点便是基于多集群管理功能,为应用提供快速迭代开发的容器环境和多区高可用。总的来说,KubeSphere 3.0 有如下重大升级:
KubeSphere 3.0 可统一管理异构、跨任何基础设施平台的之上的 Kubernetes 集群,支持 Solo 和 Federation(联邦)两种集群管理模式,支持直连和代理的集群连接方式。 其中,Solo 管理模式支持将独立部署的 Kubernetes 集群在 KubeSphere 容器平台上统一运维管理;Federation 联邦管理模式支持把多个 Kubernetes 集群聚合,形成 Kubernetes 资源池,从上层实现应用跨区、跨集群的高可用。
KubeSphere 最初围绕着可观察性为用户提供了很多功能,包括基于租户的监控、日志检索等。KubeSphere 3.0 能够兼容主流开放监控框架 Prometheus Exporter,并支持用户根据业务自定义监控面板,无缝展示到 KubeSphere UI 控制台。在基于租户的事件管理上,支持粒度级别的事件管理,定制化告警支持微信、Slack 等监通知方式。
KubeSphere 3.0 能够提供完善的审计功能,可追溯查找操作信息以及监控告警等事件,提供基于租户的网络安全策略,支持 Open Policy Agent(OPA)策略管理和OAuth 2.0 授权标准。
KubeSphere 3.0 采用了更轻量的安装引导包 KubeKey, 安装更快捷,支持KubeSphereOnly 的部署方式,实现了以纯软方式在现有 Kubernetes 平台上部署KubeSphere,且原有业务完全不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金莎贵宾会QingCloud 是国内最早同时布局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云服务商,早在 2014 年底就开始探索混合云解决方案。此次 KubeSphere 3.0 的推出,让混合云从“以资源为核心”走向“以应用为核心”,拓展了金莎贵宾会QingCloud 混合云的能力,实现了从云原生应用层面对异构云平台和多云应用的管理。通过 KubeSphere 3.0 的联邦集群管理功能,企业能够轻松驾驭容器混合云,轻松构建多活、灾备等应用场景,实现应用跨区、跨集群的高可用,帮助应用在数据中心和边缘端自由联动。
金莎贵宾会QingCloud 应用与容器平台研发总监周小四表示,未来一定是云原生应用的容器混合云时代,容器平台厂商的竞争一定是生态的竞争。KubeSphere 始终坚持“开源”、“开放”两大基本原则,采用全球化策略,不断增强全球化运营。未来,KubeSphere将持续优化开放架构,发展云原生生态,联合众多合作伙伴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推动新基建落地的同时,加速数字世界的实现。